艾丝翠得】综合测算

(顺风)顺风扬帆,新生泰和的万事如意数。

分析: 顺风扬帆之象。经纬深,智谋大,德量宏厚,可遂大志大业,博得名利,富贵繁荣至极。若与其他运的凶数结合,即如浪中失舵之船,易遭灾难。

数理: 45

【艾丝翠得】五行分析
【艾】 繁体: 拼音:ài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
【丝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清秀伶俐,温和贤能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安详之字。 (
【翠】 繁体: 拼音:cuì 五行: 笔画:14 吉凶分析: 小心爱情厄,清秀温和,中年多劳,晚年隆昌,幸福之字。 (
【得】 繁体: 拼音:dé,děi,de 五行: 笔画:11 吉凶分析: 晚婚迟得子大吉,中年多劳,晚年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艾 [yì]

〈动〉

  1. 通“刈”。刈割;斩除 [mow;cut;reap]

    一年不艾,而百姓饥。——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
  2. 又如:艾命(舍生;捐躯)

  3. 通“乂”。治理;安定 [manage;redress;stabilize]

    或肃或艾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

    海内艾安,府库充实。——《汉书》

  4. 又如:艾安(民生安定,宇内承平)

  5. 另见 ài

艾 [ài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本义:草名)

  2. 即艾蒿 [Argy wormwood;mugwort wormwood]。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( Artemisia argyi ),叶制成艾绒,供针灸用

    艾,冰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,干艾于后,承其景则得火,故曰冰台。——《博物志》

    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

    求三年之艾也。——《孟子》。

  3. 又如:艾人(用艾草结成的草人。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,可以避邪除毒)

  4. 老年,对老年人的敬称 [the old]

    有幼、壮、艾之期。——刘禹锡《送鸿举师游江南引》

    五十曰艾,服官政。——《礼记》。郑玄注:“艾,老也。”

    搜索稚与艾,惟存跛无目。——梅尧臣《田家语》。

  5. 又如:艾老(五十岁以上的老人)

  6. 漂亮的人 [handsome man;pretty girl;beanlty]

    国君好艾(此指男色),大夫殆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  积得些金帛,娶了些娇艾。——《桃花扇》。

  7. 又如:艾色(美丽;漂亮。多指女色)

  8. 小人 [person of low position]

    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
〈形〉

  1. 老 [old]

    既定尔娄猪,盍归吾艾豭?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。

  2. 又如:艾孀(老寡妇);艾孀(老公猪)

  3. 艾草的颜色。即苍白色或绿色 [pale]

    赐驳犀具剑、佩刀、紫艾绶、玉玦各一。——《后汉书·冯鲂传》。

  4. 又如:艾绶(绿色的印绶);艾孀(年老的寡妇)

〈动〉

  1. 终止,断绝 [end;stop]

    夜如何其?夜未艾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庭燎》

    一旦运穷福艾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苦斋记》。

  2. 又如:艾命(舍弃生命);艾艾(说话结结巴巴。形容口吃的样子);方兴未艾(正在发展,一时不会停止)

  3. 另见 yì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二糸。糸( mì),细丝。本义:蚕丝)

  2. 同本义 [silk]

    丝,蚕所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凡蚕者为丝、麻者为缕。”

    素丝五总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羔羊》

    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谓弦也。”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 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
    此织生于蚕茧,成于机杼。一丝而累,以至于寸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  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——李商隐《无题》

    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——聂夷中《咏田家》

    缯帛如山积,丝絮似云屯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重赋》

  3. 又如:丝棉;丝网;丝缰(丝制的马缰绳);丝人(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);丝布(蚕丝与麻、葛混制而成的布);丝妇(养蚕治丝的妇女);丝子(蚕丝);丝行(买卖生丝的商行);丝庄(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)

  4.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[a threadlike thing;filament]

    五原春色旧来迟,二月垂杨未挂丝。——唐· 张敬忠《边词》

  5. 又如:藕丝(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);丝柳(细柔如丝的柳条);丝条(纤细的枝条);丝雨(如丝的小雨。俗称“毛毛雨”);丝状(矿物学名,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);丝泪(形容泪下如丝);丝络(连续不断);丝网(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);丝纶(钓鱼用的丝线);丝发(形容头发光泽柔细,如丝一样)

  6. 线 [thread]

    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钩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
  7. 又如:丝鞭(用丝线裹制的软鞭。古代招亲,男女双方递送丝鞭,表示缔结良缘);丝络(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);丝缕(蚕丝、线缕之类的统称)

  8. 丝织品 [silks]

    足下蹑丝履,头上玳瑁光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 9. 又如:丝纶(皇帝的诏书);丝枲(丝麻织物。泛指布匹绸缎。枲:大麻的雄株);丝衣(丝绸衣服);丝末(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);丝帛(丝与丝状物的总称);丝履(以丝织品制成的鞋);丝鞭(丝制的马鞭);丝罗(丝织物名。质地轻软,透气透光性能较好)

  10. 八音之一。指琴、瑟、琵琶等弦乐器 [stringed instrument]

    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   浔阳地僻无音乐,终岁不闻丝竹声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  丝中传意绪,花里寄春情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王融咏琵琶》

  11. 又如:丝抹(古代御宴之乐,先演奏丝乐,然后众乐皆作,演者因称为丝抹);丝簧(弦管乐器);丝镛(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);丝竹会(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);丝桐(琴,古代制琴多用桐木,练丝为弦,故称之);丝管(琴瑟、箫、管类乐器);丝篁(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);丝竹和鸣(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)

  12. 喻指白发 [white hairs]。如:镜中丝(镜中照出之白发);鬓丝(两鬓的白发)

  13.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[bit]

    见客卧地上,烛之死,然心下丝丝有动气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尸变》

  14. 又如:丝丝两气(形容呼吸微弱,气息奄奄);丝麻线儿(些微私弊);丝肠(指细柔的肠子);一丝不差;丝毫不差;一丝风;丝发(丝与发,比喻极细微)

  15. 瞬息即逝的、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[trace]。如:一丝笑意;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

  16. 一段或一根蛛丝 [gossamer]。如:游丝

  17.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,一团糟 [skein]。如:愁丝

〈动〉

  1. 缫丝;纺丝 [spin]

    男谷女丝行复歌。——杜甫《蚕谷行》

  2. 又如:丝车(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);丝枲(指缫丝织麻之事);丝绝(指丝织之绝技)

〈量〉

  1. 一种计算长度、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

  2.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。十忽为一丝,十丝为一毫

   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,实以仰禀圣规,详参神恩。——北周· 庾信《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》

  3.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[ si,a unit of length,volume or weight]

    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,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  4. 又如:厘、毫、丝、忽。如:丝忽(形容极小或极少)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羽,卒声。本义:翠鸟)

  2. 鸟名,翠鸟。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[kingfisher]

  3. 又如:翠以羽自残(翡翠鸟因羽色之美而被残杀。比喻人因有才而遭嫉害);翠毛(翠鸟的羽毛);翠羽(翠鸟的羽毛。古代多用作饰物);翠禽(翠鸟)

  4. 翠鸟的羽毛,可作装饰品 [feathers of kingfishers]。如:翠翘(古时女子首饰名。形似翠鸟尾上的长羽);翠华(指皇家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而成的旗帜)

  5. 又指青、绿、碧色的玉石 [green jade]。如:翠纯珠围(绕以翡翠,围以珠玉);翠冠(翠玉所饰之冠);翠佩(翠玉的佩饰。亦借指美女)

〈形〉

  1. 青、绿、碧之类的颜色 [bluish green]

    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——杜甫《绝句(其三)》

    青树翠蔓。——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  2. 又如:翠樾埭(绿荫覆盖的堤坝);翠筠(绿竹);翠微(青葱的山色);翠屏(山名。亦指山色苍翠如屏);翠羽(青绿色的鸟羽)

  3. 与美人有关的。一般为美丽的意思 [beautiful]。如:翠眉(用黛螺画的眉。比喻美人的眉毛);翠蛾(用黛点色的蛾属。指美人的眉毛。也指美人)

  4. 色调鲜明 [bright]。如:翠旃(色泽鲜明的曲柄旗);翠墨(色泽鲜明的墨;色泽鲜明的字迹);翠灿(鲜明的样子)

得 [de]

〈助〉

  1.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能够或可以。如:我们可粗心不得;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

  2.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,表示可能。如:我拿得动;那办得到

  3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。如:冷得打哆嗦;笑得肚子痛

  4. 另见 dé;děi

得 [dé]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“贝”(财货)加“手”,左边是“彳”,表示行有所得。手里拿着财货,自然是有所得。本义:得到,获得)

  2. 同本义(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) [get;obtain;gain]

    得,行有所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。——《论语》。释文:“本或作必有。”

    缘木求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佳婿难得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

    卖炭得钱何所营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   工之侨得良桐焉。—— 明· 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  3. 又如:得人心;各得其所;得肆(得志,肆意);得闲儿(有空闲时间;得空);得胜回头(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,叫得胜回头);得职(获得官职);得情报;得钱;得奖

  4. 找到 [discover;obtain;find out]

    知得而不知丧。——《易·文言》

    虑而后后能得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。注:“谓得事之宜也。”

    至德不得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    既而得其尸于井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5. 得知 [hear of;learn about]

   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
    礼得其报则乐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谓晓其义。”

    武王得之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。注:“犹知也。”

  6. 捕获 [catch]

  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7. 亦指被捕获;被逮捕。又如:得俊(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)

  8. 成功;完成 [succeed]

   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。明日就得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9. 又如:得算(计谋成功);得策(谋略得当)

  10. 适,合 [fit;befit;suit]

    傲啸东轩下,聊复得此生。——陶渊明《饮酒》

  11. 具备 [have;possess]

    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  12. 同“德”,恩惠,感恩 [be grateful;feel grateful]

  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  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,兵强而凌敌者身亡。——《盐铁论·击之》

  13. 助动词。能,能够 [can]

    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 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——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进退不得,为之奈何?——《吴子·应变》

    沛公军 霸上,未得与 项羽相见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14. 得意,满足 [be proud of;revel in]

    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——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

    常使两情皆得,彼此俱畅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
  15. 又如:洋洋得意

  16. 看到 [see]

    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〈名〉

  1. 收获,心得 [what one has learned]

    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   开郑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——《南史·陶潜传》

  2. 德,道德,有德之人 [virtue]

    尚得推贤不失序。——《荀子》

〈副〉

  1. 必须,应该 [must]

    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〈形〉

  1. 合适;正确 [suitable;right]

    于彼计则得。——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   历古今之得失。——《汉书》

  2.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[all right]。如:得,就这么办;得了,别说了;得也么(算了吧;又作答应之词)

  3. 用在口语中,瞧。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[look,look!]。如:得,又搞错了;得,全完了

  4. 另见 de;děi

得 [děi]

〈动〉

  1.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,一定 [need]。如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

  2.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[must;have to]

    犹得备晨炊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
  3. 又如:有错误就得批评;做得好就得表扬

  4. 表示推测的必然 [will be sure to]。如:要不快走,我们就得迟到了

  5. 另见 dé;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