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引爵】综合测算

(升天)家门隆昌的才德开展数。

分析: 鸾凤相会,昭日升天之象,形成确定之意。多功威智谋,刚毅果断有如旭日东升,旺盛隆昌至极,属名闻天下的吉祥运。若过刚恐招事非而误事。因其过于贵重,常人恐不堪受。但又是物极必反,尊荣的反面为黑暗,故勿轻用之。女性断不可用,用则孤寡。

数理: 33

【略引爵】五行分析
【略】 繁体: 拼音:[lüè] 五行: 笔画:11 吉凶分析: 义利分明,天生聪明,福禄双收,成功隆昌,环境良好。 (
【引】 繁体: 拼音:yǐn 五行: 笔画:4 吉凶分析: 性刚果断,侠义心肠,有成人之美德,中年成功隆昌,晚年劳神。 (
【爵】 繁体: 拼音:jué 五行: 笔画:18 吉凶分析: 官或财旺,一生清雅荣贵,中年成功隆昌,刑偶伤子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田,各声。本义:封疆土地)

  2. 同本义 [administer;have as the boundary]

    略,经略土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天子经略土地,定城国,制诸侯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

  3. 巡视;巡行 [make an inspection tour]

    公曰:“吾将略地焉。”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
  4. 又如:略地(巡视侵边境);略阵(巡视阵地)

  5. 通“掠”。抢劫;夺取 [plunder;seize]

    略,求也。秦晋之间搜,就室曰搜,于道曰略。略,强取也。——《方言》二

    以略狄土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

    略共武夫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

    牺牲不略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

    少君年四五岁时,家贫,为人所略卖。——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

    渤海又多劫略相随。——《汉书·龚遂传》

    略定东南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6. 统军略地。

    进兵北略地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7. 又如:略取(夺取);略人(略夺人口);略卖(劫掠贩卖);略通(略取和开通);略有(据有;掠得);略野(攻占原野);略城(攻占城市)

  8. 忽略 [neglect]

    不以先进略后生。——王安石《谢王司封启》

  9. 又 如: 略迹原心(撇开表面的事实,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);略迹论心(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)

  10. 省去;省略 [omit; leave out]

    自非略其秽,集其精英,盖欲兼功,大半难矣。——萧统《文选序》

〈名〉

  1. 疆界 [boundary]

    略,界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    王与之武公之略,自 虎牢以东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一年》

    略秦伯以 河外列城五,东尽 虢略。——《左传 ·僖公十五年》

  2. 主题的概要 [outline]。如:史略

  3. 要点;概要;概况 [points]

    我为汝言其大略。—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

  4. 又如:大略

  5. 谋略 [strategy]

    孙吴之略。—— 明· 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
  6. 又如:宏才大略;略不世出(谋略高明,世所少有);略术(谋略道术)

〈形〉

  1. 简明、简洁;简略 [brief]

    加一字太详,减一字太略。——刘知几《史通》

  2. 又如:略节(简要的禀帖);略传(简略的传记);略意(略陈本意);略要(概要)

  3. 锋利 [keen;sharp]

    有略其耜,俶载南亩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

〈副〉

  1. 大约,大致 [approximately]

    老略知书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   略已平矣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2. 又如:略等(大约相等,差不多);略绰(阔大;大略);略订(约略计算);略约(约略)

  3. 全;皆 [completely; entirely]

   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。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
    略无慕艳意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归燕略无三月事。——宋· 洪迈《容斋续笔》

  4. 又如:略无(全无);略识之无(初识文字,认字不多)

  5. 简略地;稍微 [briefly; slightly]

    略语则阙,详说则繁。——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

  6. 又如:略约(简略配制);略陈(简要地陈述);略情(把事情看得很随便);略及(稍微提及);略言之;略述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弓丨。丨表示箭。箭在弦上,即将射发。本义:拉开弓)

  2. 同本义 [draw a bow]

    引,开弓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  引弓而射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

    臣为王引弓,虚发而下鸟。——《战国策·楚策》

    长城以后,引弓之国,受命单于。——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

    丁壮者,引弦而战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   柄铁折叠环复…引之长丈许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3. 又如:引手(引箭手);引弓(拉弓);引满(拉弓至满)

  4. 拉,牵挽 [draw]

   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。婴儿啼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   引相如去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引车避匿。

    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元方入门,不顾(引之),拉他(表示好感)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
  5. 又如:引日(拉转日轮);引手(拉回手);引曳(牵拉)

  6. 延长;延续 [lengthen;continue]

    子子孙孙,忽替引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
  7. 又如:引日(拖延时日);引年(延长年寿);引时(迁延时日)

  8. 伸着 [stretch]

    引首顾曰。——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   使者持刀趋前,济引颈待之。——《新唐书·卓行传·甄济》

  9. 又如:引首(伸长头颈,抬起头。形容殷切盼望);引手(伸手);引颈(伸长颈项);引臂(伸臂)

  10. 牵连;攀供 [involve in]

    果引张胜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11. 又如:引附(攀附);引逮(株连捕)

  12. 引导 [guide]

    引之表仪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

  13. 又如:引转(扭转;转回);引风吹火(引风助火势。喻指煽风点火,加重事态);引商刻羽(指讲究声律、造诣很深,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)

  14. 带领 [lead]

    复夜引兵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 15. 又如:引奏(向帝王禀告、上书);引领(带领);引线(告密、引路捕人者)

  16. 引决、自尽 [suicide]

    感三良之殉秦兮,甘捐生而自引。——《文选·潘岳·寡妇赋》

  17. 又如:引决(自杀);引诀(引决);引药(服毒自杀)

  18. 援引 [cite]

    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  引入上谕中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  19. 又如:引喻失义(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);引经据古(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)

  20. 荐举 [recommend]

    两人相为引重,其游如父子然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

  21. 又如:引援(推举;引荐);引预(引荐,使之参与)

  22. 招致 [incur]

    必亲引问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 23. 又如:引纳(招致接纳);引惹(招惹)

  24. 执持 [hold]。如:引杖(持杖);引杯(举杯。指喝酒)

  25. 退避 [retreat]

    自引而起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  引次江北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26. 又如:引避(引退,回避);引遁(退却,逃走)

  27. 选用 [elect]。如:引贤(选用贤才)

  28. 吸引 [attract]

    引入黄婆洞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29. 又如:引类呼朋(呼引同类);引狗入寨(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);引流(导引水流)

  30. 辞职 [resign]。如:引老(告老。年老辞官);引去(离去;退去)

  31. 举起;竖起 [lift]

    引其匕首提秦王,不中,中柱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32. 又如:引耳(竖着耳朵);引饮(举杯而饮)

  33. 承认 [recognize]

    权引咎责躬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志》

  34. 又如:引伏(服罪);引过(承认过失);引罪(承认罪过)

  35. 延请 [send for]

   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36. 取过来,拿出 [take;get;get sth.out]

    引佩刀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引壶觞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〈名〉

  1. 引车前行的皮带 [leather strap for pulling cart]

    縣縣常以结引驰外为务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。注:“引,读为靷。靷,引轴之物。”

    属引。——《仪礼·既夕礼》。注:“引,所以引柩车,在轴遁曰绋。”

    执引者三百人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
  2. 卷首语;序言 [forward]。如:小引

  3. 乐曲体裁之一,有序奏之意 [prelude]

    故聆曲引者,观法于节奏。——马融《长笛赋》

  4. 又如:引辞(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,用以引起剧情)

  5.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[license]

    令客人赴官请引,自于茶园买茶…——《宣和遗事》

  6. 又如:引行公店(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);盐引;茶引

  7. 通行执照 [pass]

   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,见了大严,给引还乡。——《警世通言》

〈形〉

  1. 长久 [long]

    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——《水经注》

〈量〉

  1. 长度单位 [formerly, a measure of distance]。古代以十丈为一引。今为市引的简称。1公里=30引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古代饮酒器。本义:古代酒器。青铜制)

  2. 盛酒的礼器,形似雀,青铜制,有流、两柱、三足,用以温酒或盛酒,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[an ancient wine vessel with three legs and a loop handle]

    爵,礼器也。象爵之形,中有鬯酒,又持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实二爵。——《仪礼·特牲礼》

    殷以斝, 周以爵。——《仪礼·明堂位》

    洗爵奠斝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

    虢公请器,王与之爵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一年》

  3. 爵位,爵号,官位 [the rank of nobility;peerage]

    王者之制禄爵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    受爵不让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

    请卖爵子。——引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    爵通侯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高爵显位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4. 又如:爵人(有爵位吃俸禄的人);爵敕(分封爵位的敕书);爵谥(爵位和谥号);爵号(爵位的名号);爵等(爵位的等级)

  5. 通“雀”。一种鸟,赤黑色 [sparrow]

    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——《易·中孚》

  6. 又如:爵跃(如雀之跳跃。表示欣喜之极);爵踊(足不离地而跳);爵钗(雀形的发钗);爵韦(赤黑色的韦);爵室(古代船上的远望室)

〈动〉

  1. 授予官爵 [confer a title (of nobility) upon]。如:爵命(封爵受职)